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图片专栏 -> 自媒体

麻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走向全国

自媒体

2022-01-07 18:14:07

1526 0
麻城生活网

欢迎关注"麻城生活在线"公众号!长按识别关注后会自动取消关注提示.


  好消息!

  好消息!

新年伊始

就有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经验

被全国推广啦!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学习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经验活动的通知》,麻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工作扎实、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具有引领作用,被作为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经验交流单位,经验材料被汇编成册供全国各地学习。


2019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四批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市财政局迅速争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改革底线、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因地制宜、狠抓关键环节、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完成改革任务,让集体资产运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抓领导 夯实组织保障


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由财政局牵头的工作专班,强力组织推进,研究制定政策、出台工作方案,明确改革流程和标准要求。各乡镇(办、区、园)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既当指导员,又当战斗员,实行一人包一村,全面负责协调督办。各基层财政所干部实行划片包干,全程指导业务。各村(社区)成立由书记牵头的组织机构,严格落实本社区(村)改革工作。全市有效形成了层层落实、整体推进的宏观工作格局,推动改革各项任务蹄疾步稳、落地生根。



抓宣传 实现全员发动


我市本级预算安排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项工作经费506万元,先后组织召开大型政策研讨会3次,重要决策充分酝酿;组织培训会2次,培训700余人次,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3次,召集800余人现场观摩学习。


2019年11月8日,市财政局组织全市22个基层财政所(分局)工作人员130余人,专门就“如何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员”进行集中研讨,编印《麻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手册》1500余本,发放到乡镇干部、财政所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手中。各乡镇共组织培训40余期,培训8000余人次,张贴宣传标语6000余条、拉横幅1000余条。通过业务培训、观摩学习、查阅手册等多种形式扩大改革宣传覆盖面,做到业务培训到村、政策宣传到户、内容知晓到人,营造支持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抓示范 组织试点先行


全市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全面铺开、保证成效的工作思路,选取了能代表城区、山区、大乡镇、小乡镇等特点的龙池桥街道办事处、白果镇、黄土岗镇、阎家河镇、龟山镇、木子店镇等6个单位进行试点,研究提炼推进改革的有效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前谋划、有效防范,为全面铺开改革工作奠定基础。


2019年11月底,6个试点单位完成整镇改革,所辖的139个村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8.4万余户居民领到了《股权证》。试点单位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作为,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些好的作法和经验,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认真总结,归纳出了“三次群众会、五个阶段、十三个步骤、六十四个环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程序,为全市全面推进改革提供了参考。



抓基础 突出清产核资


清产核资工作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关系改革成败,我市一直将其作为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清产核资的完整性,全市453个村(社区)的资源性、经营性、非经营性资产全部纳入清查范围,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项。各村均组建了由党支部委员、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老干部等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专班,聘请中介机构对经营性资源、资产进行全面价值评估,对账内资产资金、债权债务和村级资源进行认真核实,采取以账找物、以物对账、账物相符的办法,严格依法量化村集体资产,做到账目清、资产清、类别清。


同时,注重资产负债汇总表与农经统计年报数据相衔接、资源性资产清查登记汇总表与国土调查等数据相衔接,实行台账管理。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34.98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5.98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9亿元;集体土地面积423万亩,其中农用地384万亩(含耕地113万亩),建设用地30万亩,未利用地9万亩。



抓重点 合理配置股权


全市各村(社区)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通过依法定条件、民主定成员、酌情定身份等,制定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标准,经过调查摸底、划定类别、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公开公示、建立台账“五步确认法”,各村(社区)逐户逐人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96.873万人。各地因村施策,经群众充分讨论,制定股权配置方案。


有的实行“一人一股”法,凡是确认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都按照“一人一股”配置股权,全市大部分村是实行“一人一股”配置股权;有的按因素配股,即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取得方式的不同,将成员分成A类、B类、C类、D类等,并根据成员身份不同,按照不同因素分阶层配置股权,如龙池桥街道办事处园林社区、城西社区和鼓楼街道办事处杨基塘社区均按因素配股;有的按组配股,因各组拥有的资源资产量不同,经群众决议,以组为单位配置股权,力求最大的公平公正落实;有的经村民同意按户配股。


2020年底,全市453个村(社区)中,除7个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纯社区外,其余446个村(社区)均已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27.9万个股权证均已全部发放到户。



抓督办 注重落地生根


全市实行一级抓一级,各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各个阶段与步骤进行细化,因地制宜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清产核资工作方案、清人分类工作方案、股权配置工作方案等,经上一级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多举措督办推进。


一是现场会推进。2019年11月28日,市委、市政府在木子店镇长岭关村召开产权制度改革现场推进会,会上布置全市全面按照参考程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二是督办会高压推进。2020年4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要求全市于6月底之前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20年5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在龟山镇、鼓楼办事处孝感乡社区召开现场推进会,进行收关煞尾攻坚。


三是专项督办推进。全市自2020年5月25日起历时一个月,组织三个考核专班对23个改革存量乡镇(办、园、区)进行逐一验收考评,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责成整改。自2020年6月1日起,对没有全面完成的乡镇重点督办,自6月15日起对没有完成改革工作的乡镇重点约谈。


四是制定产权制度改革档案资料存档目录(乡镇39项、村级64项),以资料存档收集倒逼改革深入推进。



抓纪律 确保社会稳定


我市将群众对清产核资政策是否知晓、清产核资结果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改革工作成败的尺度,将群众信访问题是否得到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利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将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获得感是否有效增强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终极目标。为此,全市强调 “有法依法,无法依规,无规依民”原则,即群众依法依规按照程序自主决策改革重大事项。


市财政局以其直属的农村财政管理局为基础,抽调12人组成三个督导专班,驻基层进村入户常态化地进行调研和督导,及时纠偏和总结经验。如:在制定股权配置方案过程中,要求全市各地坚决不得搞“一刀切”,务必经群众充分讨论后决定,并多途径广泛公示,最终全市各村 “一人一股”配股法占60%,“因素配股”法占30%,按组配股法占6%,按户配股法占4%,群众满意度达100%。


据悉,2020年,我市有1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506万元;2021年,预计将有58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分红2500万元。




图片说明:2021年6月21日,麻城经济开发区兴发村举行签字仪式,将村民委员会拥有的部分经营性集体资产移交给兴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这是我市农村村级集体资产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或经济合作社实际运营的第一家,标志着麻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我市已有87个村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性集体资产移交给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经营。


  • 麻城生活网

    麻城生活网(Www.0713666.Com)会员中心 每天签到积分当钱花 快速签到链接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